職工醫保斷繳后會清零嗎?
養老保險繳滿15年就可以退休?
養老保險轉移接續怎么辦?
……
關于社保,你是不是有太多的“想了解”?
藍橋小編匯總了常見問題解答,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快快收藏吧!
問 1、個人可以自愿放棄參加社保、繳納社保費嗎? 答 不可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應當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為勞動者參加社會保險并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系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該項義務不能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通過約定變更或者放棄。
問
2、用人單位欠繳社保費,可以要求補繳嗎?如不愿補繳,怎么辦?
答
《社會保險法》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有權對違反社會保險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舉報、投訴。用人單位侵害個人社會保險權益的,個人可以要求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或者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依法處理。
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責令限期繳納或者補足。
問 3、兩種養老保險都參加過,繳費年限如何計算? 答 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關于印發<城鄉養老保險制度銜接暫行辦法>的通知》(人社部發〔2014)17號)規定,參保人員從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轉入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并入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年限不合并計算或折算為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年限。參保人員從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轉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并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合并計算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 問 4、養老保險斷繳,能補繳嗎?影響養老金發放嗎? 答 按照《社會保險法》等法律制度規定,養老保險已斷繳部分不可以補繳,中斷繳費前后的繳費年限累計計算。養老金發放遵循“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原則,若累計繳費年限減少,則發放待遇也會相應降低。 問 5、參保職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累計繳費不足15年怎么辦? 答 根據《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若干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延長繳費至滿十五年;社會保險法實施前參保、延長繳費五年后仍不足十五年的,可以一次性繳費至滿十五年。 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后,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含延長繳費),可以申請轉入戶籍所在地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未轉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個人可以書面申請終止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 問 6、身份證和檔案出生時間不一致,企業職工退休年齡以哪個為準? 答 關于職工出生時間的認定,國家已有明確的政策規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制止和糾正違反國家規定辦理企業職工提前退休有關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1999〕8號)規定,對職工出生時間的認定,實行居民身份證與職工檔案相結合的辦法。當本人身份證與檔案記載的出生時間不一致時,以本人檔案最先記載的出生時間為準。 問 7、靈活就業人員如何辦理參加職工養老保險手續? 答 第一步,申請。 攜帶本人身份證(居住證)或社保卡,到當地社保經辦機構辦理參保手續。 第二步,選擇繳費檔次交錢。 參保后,選擇合適的繳費基數檔次進行繳費。 問 8、靈活就業人員能領取社保補貼嗎?如何辦理社保補貼申領? 答 就業困難人員、離校2年內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實現靈活就業的,均可申領社保補貼。具體標準是:按靈活就業后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給予一定數額的社會保險補貼,原則上不超過實際繳費的 2/3。 只需提供基本身份類證明(或畢業證書)原件或復印件、靈活就業證明材料等即可。人社部門審核后,如果符合條件,會將補貼資金支付到勞動者本人的社會保障卡銀行賬戶中。 問 9、靈活就業人員滿足哪些條件可以領取養老金? 答 靈活就業人員領取養老金,手續很簡單。只要滿足兩個條件即可:一是達到最低繳費年限,二是達到法定退休年齡。 屆時,攜帶個人身份證件到社保服務窗口或者通過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App)等線上渠道,辦理完退休和待遇領取手續,就能按月領取養老金。 問 10、養老保險轉移接續怎么辦? 答 直接向新參保地提出轉入申請就行。如果你是企業職工,可由新工作單位為你辦理轉入申請;如果你以個人身份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你自己向新參保地提出轉入申請即可。 線上操作,盡在“掌”握,具體流程為: 參保人可以直接登錄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申請辦理養老保險關系轉移;也可以登錄“掌上12333”APP,以及與電子社保卡相關聯的公眾號或者小程序提出轉移申請。 問 11、哪些情形不需要辦理養老保險關系轉移? 答 1.企業職工在省內流動就業的不需要轉移養老保險關系,只需辦理變更登記即可。 2.參保人員在新參保地建立臨時繳費賬戶的。原參保地會繼續保留參保人員的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需要辦理養老保險關系轉移。 3.參保人員在原參保地存在超過3年(含3年)的一次性繳費,且無法提供有關法律文書或其他有關材料的,不能轉移該一次性繳納部分的繳費年限和資金。 4.參保人員在原參保地存在欠費且拒絕補繳的,欠繳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時間不計算繳費年限,個人欠費的時間不轉移基金。 5.參保人已經按照國家規定開始領取養老保險待遇的,不再辦理養老保險關系轉移。 問 12、換工作地必須辦理養老保險轉移手續嗎?如不辦理,新單位能直接繳納嗎? 答 企業職工在省內流動就業的不需要轉移養老保險關系。跨省流動就業或在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之間流動就業可辦理轉移接續手續。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財政部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的通知》(國辦發〔2009〕66號)規定,已經按國家規定領取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人員,不再轉移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在領取待遇前,您均可辦理轉移接續,不會影響新單位為您辦理參保手續,也不會影響個人的社保權益。 問 13、職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條件是什么? 答 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即可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一是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 二是繳費年限達到國家規定的最低年限,目前規定是15年。 問 14、曾在不同省份工作過,退休在哪領取養老金? 答 跨省流動就業的參保人員達到待遇領取條件時,按下列規定確定其待遇領取地: (一)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在戶籍所在地的,由戶籍所在地負責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二)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而在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累計繳費年限滿10年的,在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當地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三)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且在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累計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將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回上一個繳費年限滿10年的原參保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四)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且在每個參保地的累計繳費年限均不滿10年的,將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及相應資金歸集到戶籍所在地,由戶籍所在地按規定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問 15、如何辦理領取養老保險待遇資格認證? 答 領取養老保險待遇資格認證一年一次,主要有三種方式: 一是大數據比對。社保經辦機構與有關部門進行數據比對,不需要本人進行任何操作即可通過認證。目前,全國大約有1/3的退休人員是通過數據比對方式完成認證的,以后比例會越來越高。 二是手機刷臉。通過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網站或“掌上12333”等官方手機APP,做幾個簡單動作,即可隨時隨地完成刷臉認證。在境外居住人員還可以通過外交部“中國領事”手機APP進行刷臉認證。 三是社會化服務認證。社保經辦機構委托社區(村)基層組織通過多種方式開展認證。高齡老人和行動不便的特殊群體可以提出上門認證申請,社保經辦機構提供上門認證服務。